2016年,安徽省发展散装水泥工作在省经信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散办认真落实《安徽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努力推进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三位一体发展,实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一、全省散装水泥基本指标发展情况
1、水泥和散装水泥生产供应情况
2016年全省散装水泥供应量为8874.44万吨,比上年净增124.08万吨,增长1.42%。
同期全省水泥产量为13390.81万吨,比上年增加了305.74万吨,增长2.34%。水泥增幅高于散装水泥增幅0.92个百分点。
全省水泥平均散装率为66.27%,比去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
2、省部属和地方水泥企业散装水泥发展情况
2016年,省部属水泥企业散装水泥供应量达3904.8万吨,同比净增103.35万吨,增长了2.72%;水泥散装率为74.24%。5家企业有4家企业散装水泥供应量保持增长,只有巢铸水泥厂一家出现负增长。
省部属水泥企业散装水泥供应量前三名分别是:安徽海螺(305.9元/吨,0.13%)水泥股份公司(3365.48万吨)、淮北矿业相山水泥公司(203.5万吨),淮南舜岳水泥公司(173.52万吨),安徽海螺水泥股份公司继续保持全省发散龙头地位,散装水泥供应量占全省总量37.92%,较去年有所提高。
2016年,地方水泥企业散装水泥供应量达4969.64万吨,同比净增20.73万吨,增长了0.42%,水泥散装率为61.59%,同比下降1.81个百分点。
16个设区市中散装水泥供应量12个市保持增长,4个市出现负增长,分别是淮北市、池州市、芜湖市、铜陵市。散装水泥供应量前三名分别是:合肥(1667.31万吨)、马鞍山(645.92万吨)、芜湖(421.22万吨)。散装水泥净增量前三名是:合肥(137.4万吨)、滁州(70.08万吨)、阜阳(46.53万吨)。
有5家设区市水泥散装率超过全省平均数,分别是:芜湖、合肥、铜陵、安庆、阜阳,与去年相比减少3家。
二、预拌混凝土稳步发展
2016年全省全年实际生产预拌混凝土9142.83万立方米,完成全年目标100.47%,同比增加74.16万立方米,增长了0.82%;使用散装水泥2831.37万吨。
全省预拌混凝土年产能利用率为38.3%,同比提高2.39个百分点。至2016年底全省拥有混凝土企业553家,设计生产能力为23871万立方米(产能同比下降,部分市按国家新产能统计口径调整了产能数)。
设区市预拌混凝土供应量前三名的是:合肥(2396.54万立方米)、滁州市(910.35万立方米)、芜湖市(724.15万立方米)。预拌混凝土净增量前三名的为:合肥(220.92万立方米)、亳州(184.76万立方米)、宣城(119.66万立方米)。
三、预拌砂浆快速增长
2016年全省有预拌砂浆企业52家(含6家湿拌砂浆企业),比上年末增加8家。其中,干混砂浆设计生产能力1465万吨,湿拌砂浆设计生产能力210万立方米,合计产能为1801万吨。
2016年全省生产预拌砂浆278.23万吨,完成全年目标107.01%,同比增加19.49万吨,实际生产量增长7.53%;使用散装水泥55.39万吨。
设区市预拌砂浆供应量前三名分别是:合肥(163.87万吨)、芜湖市(22.07万吨)、淮南市(16.22万吨)。预拌砂浆净增量前三名分别是:合肥(18.59万吨)、安庆(10.45万吨)、马鞍山(6.53万吨)。
四、全省散装水泥发展呈现特点
1、散装水泥、水泥散装率和预拌混凝土的发展进入新常态,2016年供应量虽有所增长,但增速放缓,保持低速增长,今后还将维持这种状况。
2、水泥散装率出现小幅回落。全省全年水泥散装率为66.27%,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
3、预拌混凝土平稳小幅增长。全省全年预拌混凝土完成8142.8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74.16万立方米,增幅0.82%;预拌混凝土产能利用率为38.3%,进一步提高。
4、预拌砂浆实现增长增幅回落。全省全年预拌砂浆完成278.23万吨,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预拌砂浆生产量的净增长,但增幅回落,同比增幅回落22.41个百分点。
五、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效果显著
2016年全省累计供应散装水泥8874.44万吨,据此计算,全年节约标准煤203.89万吨;减少粉尘排放量89.1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30.1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73万吨;实现综合经济效益39.93亿元。
2016年全省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废弃物利用量达1155.43万吨,有力地推动了散装水泥节能减排环境治理效果全面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