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砂浆网

搜索
新型砂浆网 行业会议 技术交流会 查看内容

乘“绿建”东风,提高预拌砂浆行业经济运行质量

2019-5-17 11:17| 发布者:admin| 查看:470| 评论:0|来自:[db:出处]

摘要:2015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而即将迎来的2016年,将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文,制定了《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披露:到2018年,新 ...

2015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而即将迎来的2016年,将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文,制定了《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披露:到2018年,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30%,绿色建筑应用比例达50%,试点示范工程应用比例达70%,既有建筑改造应用比例提高到80%。这无疑将为预拌砂浆产业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我国对预拌砂浆的技术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本世纪初,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动的双重作用下,预拌砂浆行业逐步从市场导入期向快速成长期过渡,并在“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五年规划的有力推动下,使得行业内的企业规模、产品种类及生产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预拌砂浆行业逐步形成了从科研开发、装备制造、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物流运输及施工应用的全产业链循环发展。
据行业的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4年末,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除甘肃、西藏外)规模以上的普通砂浆生产线(20万吨/年)已达到837条,年设计生产能力达到2.74亿吨;特种砂浆生产线(2万吨/年)已达到85条。全国的预拌砂浆实际总产量已达到8315万吨,其中普通干混砂浆5200万吨,湿拌砂浆1125万吨,特种砂浆1990万吨。可以说,预拌砂浆行业在“十二五”末期已经全面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产能重复建设突出,造成部分地区普通砂浆产能严重过剩,有些省份的产能发挥甚至不足生产线设计产能的5%,地区行业已无新的规模扩张空间,企业亟需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来维持发展;二是,由于技术储备不足,部分企业的预拌砂浆产品质量不过关;三是,有的企业诚信经营观念缺失,以次充好,低价恶意竞争,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预拌砂浆行业也由高速增长阶段向稳步提升阶段转变。伴随着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日趋平稳、住房消费观念的不断升级以及绿色环保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预拌砂浆的下游产业——建筑业,已经在不断向节能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使得绿色建筑得以兴起。同时,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推进,预拌砂浆作为砂石资源的消纳大户,也必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资源、环境方面的制约。

综上所述,预拌砂浆行业要想乘“绿建”东风,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好“十三五”的行业规划,用规划来引领行业的发展,同时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态势,注重提升行业的整体经济运行质量,实现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认真落实产业政策,按政策导向合规发展

要进一步加强各地“禁限”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力度,促使施工单位改变传统现场搅拌陋习,逐步认识到预拌砂浆对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减少扬尘的作用。在这方面,北京一直走在全国全列。今年初,北京预拌砂浆推广应用政策宣贯会的成功召开,就促进了北京预拌砂浆企业和建筑施工单位的技术对接,为北京市场全面推行预拌砂浆打下了坚实基础。

由住建部、工信部主导编制的《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预拌砂浆》(以下简称《导则》)的试评工作已经完成,《试行》第一版也已经正式发布实施。《导则》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预拌砂浆分会负责主编,在编制过程中力求从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可循环五个方面对预拌砂浆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进行了设计和规定,并且每一方面都有具体、可量化的考核标准。这为全行业遵循《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实现“绿色砂浆”的发展目标制订了现实可衡量的数据依据。

同时,全行业要坚决遵守“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全面贯彻执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等行业政策的相关要求。

《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文件明确提出:“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未来,预拌砂浆行业将实行总量控制并逐步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从深层次入手解决生产力矛盾。

与此同时,整体推进行业经济运行工作“上水平”。要始终突出“培育品牌”这一核心,加强品牌建设,采取有效手段增强品牌发展活力。在行业树立典型,开展推优扶强工作。

(二)严格执行产业标准,按标准要求进行科学建设和生产

“产能小、企业分散、科技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一直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紧抓促进行业生产力发展的科技根本,促进行业发展模式及时转变。

目前,从预拌砂浆企业的建设情况来看,以北京金隅、美巢集团、浙江益森等为代表的大型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已经拥有了国内一流的生产线及配套装备体系,可以生产出满足现阶段市场需求的优质预拌砂浆产品,并且在绿色化、节能化、信息化和可持续化方面为国内其他企业做出了表率。从装备技术供应及原材料供应方面来看,国内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和南方路机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企业,已经具备了先进预拌砂浆生产线的设计、生产和制造水平以及自主创新技术和研发能力;瓦克化学、阿克苏诺贝尔等外资企业以一流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一直引领着行业的技术发展和进步,而以北京天维宝辰、广东龙湖科技、河北菁莱集团为首的民营企业业已具备了高品质外加剂及原材料的研发技术实力,产品质量已经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平,我们的外加剂供应完全可以满足预拌砂浆生产的各项要求。此外,第三方物流配送技术也日益完善,形成了以北汽福田、安徽星马、南京天印为代表的物流配送体系。而以温州华宁、浙江星软为代表的机械化施工装备及信息化管理系统企业,也已在全国逐步推广各自相应的产品,与意大利索太美可斯和德国PFT一争高下。可以说,无论是生产线建设,还是生产、运输等相关环节,所有外部环境已经完全具备行业发展的需要。预拌砂浆生产企业需要做的就是以优秀企业为榜样,严格执行产业标准,科学地进行生产线建设和产品生产。

据悉,国标《干混砂浆生产线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已编制完成,即将发布实施。该标准作为预拌砂浆行业首部生产线设计标准,将以科学、合理、经济、环保的理念,全面引导并规范预拌砂浆生产线的设计和建设,有助于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提升企业技术水平。而两部委将《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预拌砂浆》作为第一批发布实施绿色建材产品,也将成为预拌砂浆生产企业提升产品“上水平”的纲领性文件。

(三)调整结构,加强自律,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个行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下行的压力还在延续,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一个急需破解的课题。因此,行业应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整,在普通砂浆普遍产能过剩、经济效益低下的情况下,加强特种砂浆产品研发,绿色砂浆的开发也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同时着重将《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的贯彻与落实,实现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的有并行对接,将《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预拌砂浆》的评价结果向施工单位进行公示和推荐,以此实现推优扶强的目的,来降低行业同质化竞争带来的不利影响,形成差异化的市场竞争格局。

此外,在产业布局结构变革调整的情况下,行业的商业模式也要发生变化。

一是,企业要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过去企业单纯从事大众化生产,向客户提供产品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随着从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变,深入挖掘增值服务,提供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等一揽子解决的方案,将成为企业新的发展方向。

二是,坚持营销方式的合作创新。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浪潮的兴起,打造区域性的企业联盟,形成以传统营销方式和互联网销售模式相结合的营销新格局,将是未来市场发展的重要途径。今年,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砂浆企业发展联盟,以相互合作方式共同抵御市场风险。这种联盟形式一方面增强了企业间的联系,增强了共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同时也在发展中逐步摸索并打造第三方销售和互联网销售的新模式。

全行业应该朝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目标前进,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鼓励行业企业之间进行公平竞争,通过市场优胜劣汰,提高行业集中度,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

为传递行业正能量,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致力于推动加快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进程,改变行业现状,提升行业整体经济运行质量和综合竞争能力,谋求行业企业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行业企业要严于自律,培育并打造产业联盟。大型砂浆企业应在提高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转型升级、企业责任等方面起到先行、示范和引领作用。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建筑节能已成为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预拌砂浆产业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绿色砂浆”的应用必将随之大量增长。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权威性与专业性的绿色砂浆数据库或者选材库的建立,不仅能够从源头上确保市场的规范性与高质量,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更能为绿色建筑提供基础材料的支持。

行业发展不可能脱离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发展的新常态,预拌砂浆行业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有足够认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预先分析研判,坚持“总量控制、稍紧平衡”的方针,主动加大调控力度,确保产销协调,将控总量、调结构、降库存、稳价格作为当前经济运行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好,以保持行业持续、协调和共同发展。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