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我国的建筑能耗已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比同等气候条件下的发达国家高出两三倍。由此产生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十分惊人,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广新技术、降低建筑能耗,在当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瑞士凯乐技术自2001年登陆中国后,推动恒温、恒湿、高舒适度、健康、节能理念的推广和应用,随着采用此项技术的锋尚国际公寓、当代万国城MOMA成功亮相,凯乐也被从幕后推到了前台。 “微能耗建筑”加速在中国的传播记者:建筑节能早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而先进的节能技术更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请问欧洲在建筑节能技术方面情形如何?有哪些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值得国内同行借鉴呢? 常春:欧洲人在上世纪70年代经历了两次能源危机,因此他们知道怎样拯救自己,懂得如何使建筑物更节能、更舒适,而瑞士又是走在世界最前面,在世界著名大学排名前10位中,欧洲占了3所,其它7所在美国,一所是牛津、一所是剑桥,另一所是苏黎世瑞士联邦高等工科大学,瑞士凯乐技术的创始人布鲁诺·凯乐教授,就是该学院的教授。 上个世纪70年代,瑞士盖林(Geilinger)公司决定研发新型的低能耗建筑产品。他们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建筑外窗和外围护系统,其传热系数仅为0.6W/m2·K,并且窗系统没有冷桥。此技术围合的外围护结构使更科学的不以空气为介质的采暖制冷方式得以实现。布鲁诺·凯乐教授参加了这项研究工作,并负责这项新技术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和市场推广。此后,布鲁诺·凯乐教授开发并研制了世界上第一个不用空气做为冷热媒的天棚柔和辐射采暖制冷系统。这一健康、舒适、节能的新技术及设计被广泛应用在办公、住宅、学校、医院、银行、商业及展览馆等各种类型的建筑上,被称为“微能耗”建筑。 记者:这种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是何时被引进到国内的,社会反响如何? 常春:凯乐技术真正登临中国是在2001年,当时,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联盟的支持下,布鲁诺·凯乐教授和瑞士凯乐亚洲区总裁田原博士率先把这一技术引进了中国,使凯乐(KT)健康、舒适、节能建筑系统开始走向亚洲,走进中国。至今已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先后设计和建造了近60万平方米的建筑。2005年当瑞士总统来访问中国的时候,参观了万国城MOMA,此项目已经被作为瑞士和中国在民用技术合作的典范和示范项目。 节能达70%以上记者:与传统使用空调、暖气的房间相比,凯乐技术最先进的地方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常春:空调通常被理解为对房间空气的调节,使室内空气品质达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要求,不过,传统的空调有风感、有扬尘、有噪音,长期呆在空调房里办公,就觉得头晕、犯困,可能造成所谓的空调病,因为空气80%以上是内循环,只有很少的新鲜空气被补充进来,而瑞士凯乐采用全置换新风系统,取之室外的新鲜空气,经过过滤、除尘、加湿或除湿等处理过程,以每秒0.3米的低速从房间底部送风口送出,低于室温两度的新风在地面形成新风湖,层层叠加,缓缓上升,人的体温加速了空气向上流通,带走人体的汗味及其他污浊气体,最后到达房间顶部经由排气孔排出。这样就避免了比如肺结核、感冒细菌、非典等病菌交叉感染性,比如摆在房间里面的两盆花,都不浇水,在恒温、恒湿的房子能活两个星期,而在传统的房子里面通常就只能活一个星期。 同时集中设于屋顶的热回收机组,采用先进的高效热回收装置,热回收效率高达60%以上,在瑞士已经有2000多栋建筑应用了凯乐技术,节能效果均达到70%以上。 高舒适度不是单一指标记者:目前,社会普遍提倡建筑节能,但怎样的房子是真正意义上健康、舒适的房子,似乎没有明确的概念,建筑节能与舒适健康如何协调统一? 常春:目前,建筑的能耗已经占了全社会总能耗的30%,这是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报告里面的数据。我们提倡健康和高舒适度,是建立在建筑节能基础上的,不是片面的指某一单方面和某一个指标,而是住户能感受到的和体验到的所有的指标总和。比如人们感觉温度重要,湿度重要,却往往忽略噪音干扰。而噪音分为室外和室内的噪音,室外的如车辆鸣笛、公路噪音、马路上的叫卖声等,室内的如每户之间以及厨、卫、大厅之间的噪音,我们在做具体项目时,对这些噪音都做了相应处理,当居住的人当弹钢琴,唱卡拉OK时,邻里之间没有不会受到任何干扰,再比如在夜深人静时冲马桶,也不会吵醒任何人。 目前,从国家主管部门到具体施工单位,针对单个建筑物的局部节能都有一些标准,但对整个建筑物还没有形成系统权威的标准来进行检测,因为局部最优并不等于整体最优。怎样做到既节能又让人们住得健康舒适,这是瑞士凯乐始终追求的目标。 记者 唐艳明 |